找到相关内容75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顺法师之“人间佛教观”略探

    去实行利生之事,勿流于理论空谈!  至于如何接引青年进入佛教,亦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。   六、结  语   净土的实现,需要、菩萨、众生,三者展转增上、众缘和合才能成就。从无量诸佛刹土的被...民国二十一年秋,于普陀顶山慧济寺,为期三年的阅藏;白天阅读藏经,晚上研读三论与唯识。虽然中间有稍间断[4],但以整体来讲,不失为一段在义理上的黄金岁月;又三论属空宗,唯识属法相的有宗,实为佛学上重要...

    释会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0351761.html
  •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

    774),凡有祸乱,必请他禳祈,因此元载说能够免除这些灾难,是的力量了。代宗奉佛的虔诚,连司马光也对他批评道:“皆废人事而奉佛,政刑日紊矣。”[38]   大量的战祸导致人民...》为般若系的主线,可以说受到了慧能六祖一系禅法的影响。   重视《楞严经》 文中又引《顶经》(即《楞严经》)云:“狂心不歇,歇即菩提,胜净明心,本同法界。无念即是见佛,有念即是生死。&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252224.html
  • 弥勒净土法门集(2)

    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经那么方便。其实认为所有的人生问题,都要我们能自己解决,神、天、上帝是没有用的,所以才有这么多的经。《大乘经》,是从空的方面去了解真理,从有的方面去了解真理,从现象界和理性界去...悟佛知见。希望大家都能觉悟到的知见,要真正从内心彻底明白才叫悟。对的思想见解,我们要从心里面得到究竟的方向理路,这才是真正的学功夫。  四、入佛知见。这叫证入,佛法不尚空谈,有修就有证,而这是要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3955945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3)

    起来的。一种功德譬如一朵鲜花,用无数的功德因花,去庄严这无上的佛果。佛果的庄严叫“万德庄严”,就是菩萨造修万行道德庄严起来的,智慧是万行道德庄严起来的,智慧本是觉悟的心去觉悟的,所以佛果就是无数...位子,以次进升,以底于成。兹将此一行布修行位次,分别列后:   一、十信位   十信云者:入之教法,先修以信,所以能入也。(“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”。)   1.信心 灭尽一切妄想,入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455948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之念佛方法论及其理论意义

    之大愿加持,但仍不能脱离行者之自力,在自力之能感的生与能应之他力的佛愿怜念之,自他对比辩证性的交作互用之下,方能感应道交,成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境,[32]若专众生自力而无之慈悲大愿,专...《楞严经》之念佛方法论及其理论意义(初稿)  民国. 般若智撰   在《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》云:“大势至法王子。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。顶礼佛足而白佛言。我忆往昔恒河沙劫。有出世名无量光...

    般若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057020.html
  • 念佛三昧初探

    我们需要的教导,才能学习圆满。   念佛法门最早是在《阿含经》里出现的,当时有的在家居士从事经商,经常往来各处。在旷野时,因人烟少,心怀恐惧,这时佛陀为了让其安定,就教他们念佛,这念佛跟一般其他...达到心灵上最高明的境界,身具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   所以念佛,第一必须对佛陀具足无限的向上和钦仰,是「悲仰同观上」,观佛是无上,他是法界中最圆满的生命,因此我们要与同等无二,所以回向成佛菩提,这...

    洪启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3257250.html
  • 十二月的佛陀——妙语收录集(2)

    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智慧,才能够成佛作祖。(慧律禅师)   278 、自己觉得很行,就是一种负担。(慧律禅师)   278 、(要觉悟人生)全然想或定要自己不依佛法,这都是大迷信,不是子。(王骧陆...的人……感情是建立在智慧跟理性之上。(慧律禅师)   188 、修行人要离相才有道可说,着相的话,没有所谓的道。(慧律禅师)   189 、不要用抗拒心来面临这个世间……要看什么都顺才叫学,没有是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13360331.html
  • 中国石刻艺术之乡

    的结果,也唯有结果才是真正的感受。所以佛教要把生死之流,称为苦趣或苦海,所以要求超越这个生死之流而不受生死的束缚,自由生死、自主生死、不生不死,便是解脱的境界。不过,佛教求解脱,并不是仅、菩萨的...内江76公里,西接资阳110公里,北遂宁70公里,到成都166公里,到重庆174公里,是古成渝道上的陆路交通要冲。安岳文化史朔源于新石器时代,以出土磨制石器为证,在约6000年前古代猿人已在安岳县的龙...

    邓风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961060.html
  • 陈泉州:答疑解问

    、更深入的认识,从而提高我们的见地。修行讲究境界,境界见地,解脱功夫,学没有境界,理趣上上不去,这就容易着魔,得不到引导。为什么修行禅宗、密宗必须有师父指点?因为一旦妄念没了就会出现景界,这种...境界,这个境界时时在心中,临终的时候自然就呈现出来,就能跟走了。  解脱功夫讲的就是平时的锻炼,再难的时候也得念佛、想佛;欢乐的时候也是一样心念不离佛,这叫功夫。任何时候不失这个功夫,见地再提高上去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264245.html
  • 正知、正见、正修行

    ,这要看业力的轻重和修忏悔力的大小,结果不一定,但忏悔肯定会使业力减轻。这就是菩萨的加持力和他本人的忏悔力、愿力,使果报发生了转变。  再比方我有病了,发愿:“菩萨保佑保佑,我发个愿,好好念多少...笑。这就错啦,因果是自己作下的,要自己的心扭转这个状况,加上菩萨的加持力影响冤亲债主的愿力,让他们不再要账,这是能够办到的。所以你要是修行好了,福报自然就增加了,那还用你说?简而言之,修佛就一门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465770.html